用心做的名片沙县小吃
说沙县小吃是用心做的名片,当然不无理由。譬如,店面之多,人数之众,营业额之高,完全统计或不完全统计皆已明证。哪个产业涉众如此之广啊?再譬如,沙县小吃已是福建省著名商标,中国·沙县小吃节已坚挺升格为中国(沙县)小吃文化节,等等不一而足。
我想沙县小吃之所以会成为“三明十大名片”之一,这是沙县人用心做出来的,与沙县人的气质性格休戚相关。以我之见,沙县人兼容并蓄、豁达豪迈、勤劳颖悟,沙县人成长的文化背景是日积月累的“金沙县(商业)文化”,沙县人的未来不可能就是沙县小吃,但沙县小吃作为名片,其辉芒无疑是经久不衰的!
在这里,我很想说说一个黑龙江省的专业女作家张爱华女士到沙县的故事。张女士是位独行侠,她每年都用大量的时间在全国各地体验风土人情。一次,她到南方旅行,在海南的两个城市住处附近,品尝沙县小吃,接触沙县人,及至广西桂林又一次看到沙县小吃时,便下定了到沙县去探个究竟的决心。于是经郴州、赣州,终于来到沙县,一住就是一个星期,不仅吃遍了“庙门扁肉”、“佳兰烧麦”、“肥姐小吃”等名店,而且写下了一篇名为《到沙县去》的散文。她在文中写下了“沙县人做小吃不仅是用手,而是用心做的”的结论,虽事隔多年,我仍记忆犹新。三年前,中国电影导演学会执行委员、国家一级导演、三次华表奖获得者王亨里先生到沙县拍《走出廊桥》时,称沙县小吃是“良心美食”,至今让我感叹不已。
我曾把沙县的历史文化归结为“五独俱全”文化,即独领风骚的士子文化、独树一帜的理学文化、独特风情的商埠文化、独具魅力的艺术文化和独秀一枝的小吃文化,至今颇为自诩。沙县小吃文化将以其“渊源有自”、“传承有序”、“创新有方”的特质历久而弥新。
在沙县小吃已然成为“三明十大名片”之一的今天,我想说的是,沙县小吃已是一种值得经济学者们倾力研究的经济文化现象,已是一个值得政府倾心打造的经济文化品牌,已是一脉值得文人雅士们倾情追问的经济文化精神。
走遍天下,我们没有理由不掏出“沙县小吃”这张用心做的名片。
责编:心雨
相关阅读:
·日式风格的沙县小吃店装修-深夜食堂既视感的沙县轻食2017-09-06 | ·沙县小吃都开到加拿大了,来看看正不正宗?2016-03-26 |
·‘山寨版’沙县卤肉蛋,虽山寨,也美味..2016-03-18 | ·沙县板鸭如何一年卖出百万只的方法2016-03-18 |
·品沙县小吃,你应该知道的那些民俗文化 2016-03-12 | ·第一代沙县小吃为何败走重庆?2016-03-05 |
·沙县小吃文化城被评为“福建省美食城”荣誉称号2016-03-02 | ·杭州一沙县小吃厨房起火,所幸及时扑灭2016-02-27 |
·寻味|寻找沙县小吃正宗的秘密2016-02-27 | ·沙县:行走中的美食 探寻百年传承小吃2016-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