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六

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小吃资讯 >浏览文章

高举旗帜沙县小吃的大文章

2008/4/2 11:02:16 来源:中广网
0
    主持人:专题报道:高举旗帜,科学发展:沙县小吃的大文章。采制中央台记者晋雷、彭志军。
   
    记者:每天早晨,王盛斌都会这样抡起木锤把刚买来的鲜肉打成肉泥。这是他家祖传小店妙门扁肉的原料。
   
    这个肉每天都要打吗?
   
    王盛斌:对为了保持新鲜,当天买来,当天打完。
   
    记者:那你每天要打多少肉啊?
   
    记者:打十来斤、二十斤也不一定,生意好了打二十多斤。
   
    此时他的妻子朱素芳正在前边的门店里也在紧张地忙碌着。
   
    记者:这个店一天能收多少钱?
   
    朱素芳:这个不一定,有时候一千多,有时候两千多。
   
   主持人:在福建沙县小吃是一门传统手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但是靠小吃致富确是这几年的事。

    沙县小吃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云寿:一、能够解决沙县富裕劳动力的问题。二对农民群众包括我们下岗职工增加收入。县委县政府从90年开始下大力气把沙县小吃推出去。
   
    主持人:沙县县委政府把小吃当成大事来抓,成立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政府小吃办公室。为沙县小吃注册商标,举办小吃节,兴办小吃培训学校,对小吃从业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
    
    沙县县委副书记黄建峰:现在全国各地每个省基本上都有沙县小吃,而且不仅在国内,国外还有。目前据我们算,全县外出经营沙县小吃大概有1万7千多户,已经突破5万人。小吃业主在这边收入每年纯收入达到5亿。我们沙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0%是靠沙县小吃的。
   
    主持人:邓世奇就是靠小吃致富的沙县农民。曾经在厦门开有3家店的他,年天前被县政府请回来在家乡开店,生意一直火爆。
   
    邓世奇:我出去外面以后才知道那个时候一些洋快餐已经进入中国了,特别是麦当劳、肯德基、好客来等等。我看到他的装修很好,我们是不是有可以借鉴的地方。我现在加盟店外面也十几家,这边档次想提为酒店式的小吃有包厢、有大厅。
   
    主持人:走出去的沙县小吃不仅富了沙县农民,也拉动了地方经济建设。
    
    沙县县委副书记黄建峰:现在沙县小吃业主出去外面十年也好,五年也好,打拼之后回来他搞了二次创业。一个是办公业,第二搞运输、搞流通,第三是发展现代农业。全县国民经济最高产值突破60个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可以突破80个亿。

                                                            责编:陌桑

关键字:

网友评论:


小吃盘店招工置顶信息
 
 
更多信息小吃转让盘店
 
更多信息小吃招工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