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公司制沙县小吃上海落地
最近,年已52岁的邓世奇特别忙。自两个月前他当上上海沙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后,就一直在忙着邀约沙县本地几家上规模的食品加工厂,商谈沙县小吃连锁经营的合作事宜。
此前,他的主要头衔是上海市福建商会沙县小吃行业协会副会长、“沙县原家小吃”国内5家店面的总掌门。
邓世奇起家跟倒会有关。
1990前后,沙县刮起“标会”风,将会金放高利贷给赌徒。而1987年开始的旧城拆迁改造,客观上也让一些急需融资的被拆迁户卷入其中。
此时正为一家照相馆打工的邓世奇东挪西借凑了几十万元入会,不久会头卷款潜逃,他背上了13万元债务。1992年底,走投无路的邓世奇夫妇借资以7500元的价格盘下湖里区一间12平方米的小店,冠名“沙县原家小吃”。
不料开业首日就卖了158元,春节后稳定在1300多元,获利颇丰。1994年,小吃店增到3家。
1997年12月8日,沙县举办首届小吃文化节,决定打响小吃品牌。县里在城关建起沙县小吃街,有关领导以优惠政策为由邀请邓世奇回去领头,邓一口气拿下5间店,打出了“原家小吃城”的招牌,内设包厢和雅座,推出40多个小吃品种,一炮打响,以后扩到13间。
此后,邓世奇参加了两期沙县小吃培训班。2002年,他进入三明市区开设分店,日营业额达6000多元。
2006年3月和6月,邓世奇分别在上海宝山东林路和富锦路宝钢总部附近各开了一家60多平方米和160多平方米的小吃店。今年12月8日,沙县沙阳园凤凰湖畔,1200平方米的原家小吃城又新开张。
“沙县小吃要脱胎换骨,食品加工配送厂没搞起来,连锁化难度仍将很大,失败风险就依然存在。”12月21日,邓世奇感叹。
他透露,上海沙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已于今年9月成立,并于10月8日营业,总投资约970万元人民币,他占10%股份,任副总经理。
此前,他尝试过在福建省南平市和泉州市搞加盟连锁,但均告失败。
“主要问题是食品加工厂没搞起来,原料配送成问题。”他说。
他说,现在三明市一家食品厂已经研制出固态便于运输的豆豉油,使小吃连锁化可能性大大提高。
据了解,上海沙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与沙县小吃同业公会签署团体会员协议,正与沙县政府有关部门洽谈授权该公司为上海市使用沙县小吃商标和授权加盟连锁化、标准化的管理公司等事宜。
相关阅读:
·日式风格的沙县小吃店装修-深夜食堂既视感的沙县轻食2017-09-06 | ·沙县小吃都开到加拿大了,来看看正不正宗?2016-03-26 |
·‘山寨版’沙县卤肉蛋,虽山寨,也美味..2016-03-18 | ·沙县板鸭如何一年卖出百万只的方法2016-03-18 |
·品沙县小吃,你应该知道的那些民俗文化 2016-03-12 | ·第一代沙县小吃为何败走重庆?2016-03-05 |
·沙县小吃文化城被评为“福建省美食城”荣誉称号2016-03-02 | ·杭州一沙县小吃厨房起火,所幸及时扑灭2016-02-27 |
·寻味|寻找沙县小吃正宗的秘密2016-02-27 | ·沙县:行走中的美食 探寻百年传承小吃2016-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