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六

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小吃资讯 >浏览文章

沙县凤岗街道西郊村捧回“中国特色村”牌匾

2012/10/26 14:12:14 来源:三明日报
0

  在湖北省日前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村长”论坛会上,沙县凤岗街道西郊村捧回了“中国特色村”的牌匾,跻身全国二十八个“中国特色村”之列,其征地农民建新村模式独具特色。
  10月19日上午,沙县凤岗街道西郊村61岁村民邓荣生把孙子送到幼儿园后,在自家的大客厅里,与几个老朋友泡茶聊天。
  忙碌了大半辈子,邓荣生没想到年逾花甲竟然住上了大别墅。这是一座略带欧式的建筑,3层半346平方米。一家五口,住得很宽松。“整幢房子只花了20多万元,村里还给了每个人口8000元的补助金。这房子如今值100多万元呢。”坐在大沙发上喝着红茶的老邓高兴地说。
  走出老邓的家,放眼望去,一幢幢农民别墅整齐划一,一条条笔直的水泥路直通各家门口,群众文化健身广场绿草如茵,花木扶疏。村主任官光清说:“目前,我们建了298幢农民别墅,入住286户,剩下的还在建设中,到时候,不论贫富,全村人都能住上新房子。”
  新村建设“逼”出“四个统一”
  西郊村的新村建设模式,是被“逼”出来的。
  昔日的西郊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村财底子薄、村民收入低,不通水泥路和自来水。“那时,村民住的是木头房,村里连一平方米的水泥地也找不到。”官光清说。
  机会来了,西郊人抓住了。2005年,因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沙园区建设,西郊村所有房屋均在金沙园规划控制红线内,需对西郊村进行异地拆迁安置。西郊村党支部、村委会马上意识到这是难得的发展机遇,确定了依靠金沙园发展西郊村的思路。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西郊村安置小区项目获得批复,批准用地89.94亩。
  如何建房?村两委几番讨论、几番征询村民意见、几番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全村村民终于达成共识:统一规划,承包给工程队建,按照760元/平方米的底线招标。招标的结果,最低报价870元/平方米。招标流拍了。
  这一拖,就是3年。
  2008年,随着金沙园建设的推进,40户的新房当年必须完成,不然就会影响工业园发展,影响全县乃至全市发展大局。
  村两委几经权衡探讨后,他们决定自己干,本着“生态化、人性化”的设计理念,采取“四个统一”模式建房。
  统一规划。村里聘请两家设计单位规划设计4个方案,邀请相关部门及专家进行比选后交村民代表大会,最终村民确定了整体规划和2种户型的方案。
  统一管理。成立由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组成的新村建设指挥部,下设材料采购、材料仓储、现场施工管理、财务监督等4个工作组,组织无职党员、村民代表、老干部、妇女等32人任职,对建设工作全程跟踪管理,并承诺,不接受工程承包方任何形式的礼品和吃请。
  统一建设。村里组织村干部、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到福州等地考察新村建设好的经验和做法,反复比较,最终决定采取村统代建的模式,即由村民委托新村建设指挥部采取自建房的形式,由新村建设指挥部按照包工不包料的方式,将每项工程进行发包,并统一购买沙石、水泥、钢材等建材,节约建设成本,控制工程造价。村里主动向村民承诺工程造价、建设时限等。
  统一分配。按照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建设方案,采取“房屋征迁补偿款全额打入新村建设专户、村里垫付”办法,先行建设,待房屋建成结算后,按工程造价多还少补。分配时采取按照与金沙园签订的拆迁合同先后顺序抽签选房。为了公平,他们还规定抽到东边的农户多交2万元,抽到西边的多交1.5万元,抽到错层的多交1万元,最后把这些钱平均分发给40户农户。
  村统代建,保证了质量,降低了成本。2008年底,40套白墙绿顶的楼房准时交付。一结算,平均每平方米造价不到600元。每幢别墅可节省建设资金10多万元。“目前,整个新村建设,我们省下近3000万元。”官光清说。
  两块地里“长”出“财富果实”
  建起了新村,村民的居住条件改善了。但金沙园的建设,征用了村民的土地。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往后的日子咋过?如何让村民创业、增收、致富?这些问题都要一一加以解决,而且都是当务之急。
  这个问题早已进入村两委的视野,他们把金沙园的建设当成村民发家致富的良机。
  2007年,沙县出台政策,全县被征地村可在留地安置和店面安置中选择一种,按人均15平方米土地面积或8平方米店面预留一定数量的土地或店面,鼓励从事二、三产业经营,解决被征地农民长久生计。这样一来,西郊村拿到了50亩的“留地安置”。这块地就在新建的村民小区旁边,如今,一片住宅楼已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仅店面就有5000多平方米,目前已进入外装修阶段,即将投入使用。这些房子,全部归西郊村民所有。建成后,村里将店面、住宅出租。到时,村民可坐地生财,从中得到一笔不菲的收入。
  让村民生财的同时,村集体的收入也不能落下。沙县县委、县政府为每个工业园区征地村预留了工业用地,用于壮大村集体收入。这不,村里便有了金沙园中的60亩工业工地。这里将规划10亩建创业楼,50亩建标准厂房,引导村里现有的茶叶加工厂集中到创业园进行整合,形成规模。村里统一招商,鼓励外出做小吃积累了一定资金的村民投资创业。眼下,村里正准备招商,引导投资大、效益好的生态环保企业进驻。
  正是这两块地,为西郊村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幸福的生活,原来就在身边……”
  “50至8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有50至300元不等生活补贴。”
  “住进别墅的村民每人补贴8000元,二女户家庭每户再补8000元。”
  “村里的孩子上小学有专车接送。”
  “村里的卫生有专门的保洁队清理。”
  “公交车开到家门口,进城只需一元钱。”
  ……
  对村里的福利清单,66岁的村民陈基福如数家珍。陈基福跟着小儿子生活。儿子很孝顺,日子过得很舒坦。儿子在外经营小吃,陈基福在家帮着带8岁的孙子。帮村部做卫生,他每月有1500多元的收入。“过去种菜是为了过日子,现在我也种点菜,为了活动活动筋骨。活了这一把年纪,终于享受到这么幸福的生活呢!”陈基福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
  “西郊农民只要勤劳肯干,就不担心走不上致富路。我们有很多机会。”官光清说。原来,金沙园的企业招工时,园区会优先安排西郊村的村民到附近企业就业。同时,村里把小吃业作为被征地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成立融富担保公司为外出经营小吃的农户提供担保,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也将该村作为试点,授信2000万元新村建设个人贷款,解决资金困难。发展种养殖业,重点培育渔、牧等规模化养殖。利用地处城郊、工业园区的优势,引导、鼓励村民发展加工、运输、营销等第三产业。
  “现在,全村到园区企业就业的村民有近百人;外出经营沙县小吃的有148户,占全村总户数的35.5%,年可创收1000万元;全村从事加工、运输、营销等第三产业的农民达到356人,年可增收350多万元。”官光清说,“去年,全村村财收入63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100元,比6年前翻了一番。”
  现在,在沙县的农村中,西郊农民的住房条件是最好的。除了宽大的别墅,新村的建设还充分考虑了配套基础设施,诸如雨污分流、管线下地设施和天然气管道、垃圾中转站、公厕、公交车站、体育休闲广场,还有景观、绿化、村民公园等这些正在建设或规划建设的设施全部建成后,未来的西郊村堪比城市的高档住宅小区。
  展望未来,西郊人正谋划新一轮发展规划,计划用3~5年的时间,闯出一条兼具城郊农业型、园区服务型、城市生态型的村级特色发展之路。在西郊新村周围、周边建成创业区、生活区和休闲区;在沙富路边规划建设创业中心,开发沿街店面,吸引酒店、餐馆等企业入驻,聚积人气;开发建设森林公园,创建“绿色生态村”、“森林人家”、“绿化示范村”。

责编:德辉

关键字:

网友评论:


小吃盘店招工置顶信息
 
 
更多信息小吃转让盘店
 
更多信息小吃招工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