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六

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小吃资讯 >浏览文章

一天工作18个小时的沙县小吃人

2012/8/16 9:44:42 来源:沙县小吃网
0

 吴世炳,一个普通的沙县人,属于从1997年开始第一批走出去的沙县人。如今,他在沙县有三家店铺,在江西也有一家颇具规模的店铺。西装革履,进出有车。在记者面前,他讲述了他“走出去”的故事。
  星期日新闻晨报记者(以下简称星期日):你是什么时候出去经营小吃的?
  吴世炳(以下简称吴):1997年底吧,第一家店开在福州。当时沙县小吃没有什么知名度,在福州经营很艰难。但是也赚了一小点钱,后来把店盘掉回来做竹席生意。我在做小吃之前家里就有亲戚在开竹席厂嘛。但是竹席生意后来亏掉了,到1999年于是转头又做小吃生意。
  星期日:不是说做小吃生意很艰难吗?为什么放弃竹席生意之后又回到小吃生意上来?
  吴:一开始做小吃还是赚钱的嘛。而且到1999年政府在大力鼓励做小吃生意,我就又开始做了。
  1999年从广东开始,我先到了汕头,当时和一个朋友在跃进路开了一家店。大概40个平方,投资花了18000元,大部分钱是问亲戚借的。
  做小吃还是很艰难,一开始生意不好。而且非常累,每天营业时间早上6:00到第二天凌晨2:00。我和我朋友轮流看店,一个人看十多个小时,从端盘子擦桌子到做小吃都要自己干。天天如此,没有休息日。眼看要到无法维继的时候,一个记者在我们店里吃了东西,觉得很好吃,在《潮汕新闻》上介绍了我们店,生意才有了转机。这张报纸我到现在还留着。
  后来汕头这边店多了,我就把汕头这里的店盘掉,一个人去了惠州。由于一个人做,更加辛苦,天天工作十八个小时多。非常艰难,几乎每天,都会突然出现这样的念头,觉得实在撑不下去了,想关了店回家。
  星期日:一个人确实挺艰难的,那后来是怎么撑下去的吗?请了帮手吗?
  吴:没有请帮手,后来一天工作18个小时也就习惯了。
  星期日:什么时候去的上海?
  吴:去年10月份吧,当时上海沙县小吃办的张连生主任让我过去。我到了那边就住在张主任的小吃办里,找店面就花了一个月时间吧,沙县小吃办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这样的联络处,让新到的人可以暂时有个落脚的地方找店铺。
  后来在上海店开得不错,我就把家里这边的人不断介绍过去。当时我在上海西站那里租了个房子,2间房间,常常来一批10多个人,就挤在里面一起住,直到找到店面了搬出去。接下去就再来一批10多个人挤进去。后来在上海的经营就这样铺开了。
  星期日:接下去还有什么打算?
  吴:今年我去江西的一个小县城开沙县小吃,但是当地的治安不是很好,我们的店常常遭到本地人的排挤,我自己都被殴打过。江西那边有点办不下去的样子,还是在上海的经营环境好。接下去我想会在上海继续发展下去吧。

责编:德辉

关键字:

网友评论:


小吃盘店招工置顶信息
 
 
更多信息小吃转让盘店
 
更多信息小吃招工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