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六

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小吃资讯 >浏览文章

8旬老人开小吃店济贫 16年捐款20万

2011/4/6 11:11:30 来源:新民晚报
0

        一身旧衣裳,一辆“老坦克”,一双旧布鞋,82岁的张绍铨老人其貌不扬,但在普陀区花溪园居委会和普雄居委会地区,他广受尊重——他开的一家小吃店经营16年来,靠五毛、1元攒起来的利润,坚持“公益”,至今已捐款20多万元。用他名字命名的帮困基金更惠及众多困难家庭。
  开小吃店济贫
  昨天下午,记者在位于“西宫”内的一家“实惠点心店”找到张绍铨。82岁的张老伯头发半白,骑了一辆“老坦克”刚从上海西站回来,一身尘土却精神矍铄。“这辆26寸的凤凰牌自行车我骑了十多年,修修补补,前几天还刚换过钢圈。”
  说起65岁时的首次创业,张老伯说起因非常简单。“1995年4月,我看到一些老人和下岗工人在‘西宫’锻炼身体,想吃点心,却找不到一家小吃店,就突然想到开一家价格实惠的小吃店。”
  小吃店元老孙师傅告诉记者,小吃店开张时的一大原则是优先考虑老单位的下岗工人和家庭困难的退休老师傅,“当时我也已面临下岗”。孙师傅说,张老伯从静安区第二饮食公司退休前就是单位出了名的热心人,经常到附近社区服务,为孤寡老人料理家务、修修补补。小店在附近做出名气后,不少下岗工人来应聘,老张都优先录取。
  正如小店所取的名字“实惠”,这里卖的点心都不贵。记者在店堂里看到价目表:素鸡面4元,鲜肉小馄饨4元,烧卖0.8元,豆腐花1.5元……
  委托居委送钱
  每个月除去开销,店里有一点净利润存下来了。此时,张绍铨的党员组织关系已转到了曹杨新村街道花溪园居委会所在党支部,他把钞票规整规整,拿出一叠钱直奔居委会:“看看谁需要帮忙,就给谁吧!”从此,张绍铨成了花溪园居委会的常客。
  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史玉珍告诉记者,张绍铨简朴得“灰头土脸”,“穿一身旧衣裳,脚上是旧布鞋,骑一辆老坦克。连一个像样的包都没有,每次登门,攥的都是一个塑料马甲袋。”但他一年至少登门两次,每次都要向居委会捐款数千元,委托居委会“送人”。
  成立帮困基金
  张绍铨点点滴滴的捐赠资金,由花溪园居委会汇拢,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命名的帮困基金。“每帮助一户家庭或个人,我们都替他记上一笔,用掉多少钱,结余多少钱。2010年时,一本练习本写完,又换了一本。”记者看到,目前帮困基金还结余7542.25元。
  与此同时,居委会还用他的名义办起了“爱心超市”。逢年过节,向困难居民发放粮油等日常生活用品,夏季提供防暑降温用品,冬季提供防寒保暖用品。
  记者了解到,小吃店所在的普雄居委会也被张绍铨视作“自家人”,每年捐款不断。实惠点心店靠5角、1元赚头攒起来的利润,大多捐给了这两个居委会里需要帮助的家庭,捐款总数已超过20万元。
  居民心知肚明
  说来有意思,张绍铨这个开了16年小吃店的小老板,捐款之后,居然从不记账,也从来不记得四周的邻居中有谁接受过他的帮助。但居民多是“明白人”,尊重和感激他:曹杨四村有空地,但缺少资金,无法购买健身器材,张老伯得知后,立刻送去2000元;家住曹杨四村的老孙是下岗工人,且患肝病,妻子协保,儿子读大学,张绍铨给他送去2000元救急;居民汤女士患尿毒症多年,每周需做3次血透,他送去500元;邻居孙先生患癌症晚期,要做肝移植手术,凑不齐昂贵的医药费,他闻讯送去2000元;曹杨街道每年举办的“一日捐”活动中,张绍铨每次都捐助2000元……
  花溪园居委会史书记说,其实张老伯自家也过得不富裕,儿辈有的还下岗,5年前,20多个受过张绍铨帮助的邻居买了一套围巾、手套和帽子,送到张老伯手里,“我看到这条围巾他用到现在”。居委会干部甚至做起张老伯的思想工作:“现在街道和居委会不像以前那样穷了,你就少捐点吧!”去年12月7日,老张又拿来4000元,被居委会干部“劝退”2000元。

责编:少琴

关键字:

网友评论:


小吃盘店招工置顶信息
 
 
更多信息小吃转让盘店
 
更多信息小吃招工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