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小吃的故事
《李纲与扁肉西施》
北宋宣和元年,京城开封闹水灾,李纲给宋徽宗上了《论水灾疏》,被贬到沙县。李纲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邵武,生于无锡,被贬前担任国史编修。
李纲来到沙县,住在东门兴国寺西侧的寓轩。在沙县期间,作为一个谪官,他的工作是监管税收,其实几乎没有什么事可做,大多时间是与邓肃等沙县名士冶游饮宴,诗歌唱和。平日李纲早上起来后,就来到兴国寺东侧的一家东门小吃店吃早点。店主是一个姓罗的后生,这后生名叫发土,老实巴交,不善言辞。他的老婆倒是聪明能干,不仅擅长做扁肉、烧卖、鱼丸、胖糕各种小吃,而且眉清目秀,皮肤白净,是一个大美人。罗发土给他老婆打下手,夫妻俩倒也配合的和和气气,日子过的甜甜爽爽。因为在东门人眼里,她的扁肉最好吃,有一个食客偶然出口叫她扁肉西施。从此传开来,大家都叫她扁肉西施,她的名字乐秀姬倒被人给忘了。其实扁肉西施最拿手的不是扁肉,而是烧卖。她做的烧卖个小皮薄,蒸熟后晶莹似玉,蘸一下豆豉油,送进口里,甘甜薄脆,齿颊生香。扁肉西施虽然没有上过学堂,不识字,但聪明识大体。她对从京城开封贬到沙县来的这个官员很敬重,每次李纲去吃小吃,她都恭敬有加,不论是扁肉还是烧卖都馅特别多,盛起来特别大碗。
有一天,李纲和邓肃等人又相约到七朵山游玩。李纲在东门扁肉店吃了早点后,吩咐发土,叫他中午挑一担小吃送到凝翠阁。李纲点了扁肉、烧卖、胖糕等七八样小吃,付了钱,就和邓肃等携酒从小水门乘一叶扁舟,来到七朵山。这七朵山就坐落在东门对面,七座小山直傍沙溪而立,形如屏风,翠色相连,故称“七峰叠翠”,是沙县著名的风景名胜。七朵山由西向东被李纲命名为碧云峰、桂花峰、凝翠西峰、凝翠东峰、真隐峰、妙高峰、朝阳峰。在凝翠西峰和凝翠东峰之间的山坳里有一座高阁,叫凝翠阁。在凝翠阁,他们吟诗唱和。李纲吟道:“高阁凝空翠,虚斋泛碧川。七峰连秀色,万户锁青烟。风物悲游子,登临集众贤。……”邓肃唱和道:“栏前碧玉四围困宽,满座春风文字欢。霜气袭人秋更爽,溪光映月夜生寒。……”不觉已近日中,罗发土挑了小吃,租了小船,送到了凝翠阁。
话说沙县城里有三四个地痞流氓,他们好吃懒做,偷鸡摸狗,欺压百姓,无恶不做,看到有姿色的妇女,如果哄哄骗骗不行,就强行占有,四乡居民被弄得鸡犬不宁,人人惧而远之。就在罗发土给李纲送小吃的时候,大家都在家里吃午饭,他们三四个人来到小吃店吃扁肉,见罗发土没在,也没有其他人,就对扁肉西施动手动脚。他们早已对扁肉西施的美色垂涎三尺,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下手,现在机会来了,那肯放过,就把她拖进后屋,关了大门,进行了强暴。等到罗发土回家,扁肉西施哭得两眼红肿,身上被蹂躏紫一块青一块,而那几个人却早已逃之夭夭了。
傍晚李纲回兴国寺,罗发土来到寓轩讲述了他老婆的不幸遭遇。李纲知道后,非常气愤,马上带罗发土一起去找县令。李纲虽是贬官,但在沙县的影响很大,大家都敬重他。县令见李纲亲自带罗发土来报案,一点不敢怠慢,连夜发出逮捕令,临时组成四个抓捕小组,每组八人,一组派往高砂、青州方向,一组派往大洛方向,一组派往洋溪、三元方向,一组派往高桥、夏茂方向,在各交通要道把住路口,进行追捕排查。原来那伙人犯了罪之后,从瀛洲方向跑往古县,然后乘船过高砂、渔溪湾,晚上住在青州,准备第二天逃往延平,再逃往福州。没想到派往高砂、青州方向八个追捕人员,连夜赶到青州,天还没有亮,他们在一家客店抓住的四个逃犯。第二天中午就押解到县府,关进大牢。县令问李纲如何处置,李纲说,他们平日作恶多端,民愤很大,不严惩不足以保一方平安,于是县令以重刑上报。不久,那几个罪犯都被处以重刑。此后数十年,沙县太平无事,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扁肉西施两口子也过上幸福的生活,还生了一男一女。第二年李纲返回京师,夫妇俩对李纲非常感激,常常念着他们的恩人。
《罗英笏与扁食》
罗英笏是沙县夏茂人,自号茂溪,自幼习武,乾隆年间中武探花。相传八九岁开始习武,每天早上天没亮就被母亲叫起床,然后跟师傅习武两个小时,上午上学堂读书。而每天习武之后,他母亲总要煮一大碗扁食给他吃。这扁肉是他母亲亲手做的。英笏的母亲每天都比他早半个时辰起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距家不远的肉铺买一块精肉回来。然后才叫英笏起来习武,她就在厨房剁肉、包扁肉,这些都做好了,才准备早餐。等英笏习武一结束,她就煮一碗热腾腾的扁食给他吃。因为营养好,体力足,又刻苦聪慧,罗英笏武术进步很快,学三四年时间,才十三四岁已初步学会了十八般武艺,刀棍使用相当自如,在夏茂一带颇有名声。
十七八岁,他就离开夏茂,进武堂习武,雍正年间中了武举人,又通过四五年勤学苦练,在乾隆四年中武探花,乾隆皇帝亲自封他二等御前侍卫。无论是担任御前侍卫,还是担任云南维西营参将、金川抚标参将、陕西兴安汉羌镇挂印总兵、全浙提督和武科会试主考官,每当想起夏茂,想起父母亲,他就想起母亲每天早晨为他煮的扁食,这时他就叫夫人或者厨师为他煮一碗扁食来吃解馋,以缓思念家乡之情。有时他兴致很高时,还约三五个同僚,亲自下厨,煮一锅热气腾腾的扁食给大家吃,给同僚讲述自己少年习武的经历,母亲每天早上为他煮的那碗扁食。
罗英笏做过二品高官,为人廉洁持重,有韬略,是一个很有声望的儒将,晚年被乾隆皇帝戏称为罗聋子。皇帝两度赐御书“福”字。后人官志涵有诗赞到:“鼎甲胪傅,奠定水陆,威镇南郡,西州推榖。礼佛阅闱,神韵士服,风虎云龙,频膺天禄,惟公所独,解组归来,钦赐曰福。” 后来他放弃功名利禄,告老还乡,但一点也没有官架子,住在祖上留下来的老房子里,就像一介布衣,与乡亲和睦相处,经常下地耕种,上山砍柴,闲时读点书。只是他喜欢吃扁食的习惯还保留着,经常到肉铺买点精肉,亲自下厨煮一顿扁食吃。
相关阅读:
·日式风格的沙县小吃店装修-深夜食堂既视感的沙县轻食2017-09-06 | ·沙县小吃都开到加拿大了,来看看正不正宗?2016-03-26 |
·‘山寨版’沙县卤肉蛋,虽山寨,也美味..2016-03-18 | ·沙县板鸭如何一年卖出百万只的方法2016-03-18 |
·品沙县小吃,你应该知道的那些民俗文化 2016-03-12 | ·第一代沙县小吃为何败走重庆?2016-03-05 |
·沙县小吃文化城被评为“福建省美食城”荣誉称号2016-03-02 | ·杭州一沙县小吃厨房起火,所幸及时扑灭2016-02-27 |
·寻味|寻找沙县小吃正宗的秘密2016-02-27 | ·沙县:行走中的美食 探寻百年传承小吃2016-02-27 |
网友评论:
电话:0598-5848448 13385097309(微信同号)周一至周日 8:00-18:00 地址:沙县商会大厦9层B单元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0801192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