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六

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小吃资讯 >浏览文章

发现“沙县小吃”

2006/7/22 10:56:41 来源:三明日报
0
谈“沙县小吃”这个话题,可能有不少人会表示不屑,觉得一个小吃有什么大不了的。何况“沙县小吃”的名声并不怎么响亮。 

  但是,如果你知道仅仅在近几年,由沙县政府推动,沙县的农民在全国各地开了超过1万间沙县小吃店,每年有差不多4亿元的收入,解决了3万多农民的就业问题,相信你就会有点认同“沙县小吃”并不简单的说法。 

  “沙县小吃”当然涉及到吃,但我们关注它的角度不是一般的吃,而是中国农民的吃饭问题,也即是在中国农村不断转型以及中国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之中,农村、农业和农民这个所谓“三农问题”,应当如何突破的问题。 

  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高度评价“沙县小吃”的现实价值。我们认为,它既是一种“三农问题”的解决之道,也是一种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策略,还是一种地区营销的经典案例,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象征和一个标志性符号。 

  小吃抢滩大都市 

  2003年11月28日,上海行知路复星花园边上,一家装修一新,一排五个开间的“福建省沙县小吃馆”在鞭炮声中开业了,200多位前来祝贺的上海各界人士和闻名而来的顾客涌进这个占地2500平方米,洁净典雅,美食飘香的小吃馆。这是2003年11月份以来,沙县人在上海开办的第七家沙县小吃店。 

  沙县小吃5年前开始登陆上海滩,第一个抢滩上海的是沙县琅口乡的邓松儿。他只身一人来上海,在浦东开了第一家沙县小吃店,以物美价廉、快捷方便得到上海市民欢迎,生意日盛,店面从原来的十几平方米扩展到100多平方米,底层店面、二楼加工,三楼住宿,每天营业额达1000元,现在一家亲朋有十几个人在上海搞小吃。 

  紧随邓松儿之后,沙县先后有近百人来上海开小吃店,到2003年底已达30多家,遍布黄浦区、浦东区、虹口区、宝山区、普陀区、闵行区,其中仅浦东区就有10家。这些小吃店,店店红火,家家赚钱。 

  沙县小吃不仅在上海的生意红红火火,在广州这个南国大都市也一样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沙县小吃何时进入广州,记者多方打听,都没有结果,问起一些小吃店老板广州究竟有多少间沙县小吃,有的说有300多间,有的说起码在500间以上。 

  在广州横枝岗的一间沙县小吃店,老板的女朋友刘小姐与记者聊起来,言谈之间,她对沙县小吃能够在广州这样的大都市打出一片天地颇为自豪。她与男友原来在福州一间工厂打工,今年初,他们看到福州街头的沙县小吃生意不错,萌生了自己做老板的念头,于是先到珠海的一间沙县小吃店打工,掌握了基本的开店知识之后,于三个月前来到广州,花3万元接手了一间原来生意惨淡的饮食摊档,自己做上了沙县小吃店的老板。 

  不过,沙县小吃的老板们并不是个个都顺风顺水。在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南门开店的姜利平就不那么走运。记者日前见到他时,看上去他40平方米左右的小吃店,虽然装修简陋但生意还不错,已经是中午1点多钟了,还有不少学生进来消费。 

  姜利平是沙县夏茂镇农民,一个多月前花了2万多元开了这间小吃店。他说,生意还不错,每天都有1000多元的营业额。“但是生意好有什么用?过两天就要关门了,因为店铺这排房子和后面的地都被外语外贸大学买下了,全部都要拆。你看那边上的自选商场今天都不营业了。”姜利平一脸的无奈。 

  记者问他,你租铺时不知道要拆吗?他说,当然不知道,被人骗了。一个多月下来,幸好生意不错而没有亏多少钱。而眼下最麻烦的是重新找铺,因为新铺不容易找,就算找到,能不能像这间铺那样赚钱还是个未知数。 

  据沙县小吃同业公会会长乐相森介绍,到目前为止,沙县走出山门经营小吃的就有10915家3.8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23.8万人的16.36%,占农民总人口的22.13%,一年的经营收入3.6亿多元。“沙县小吃”的招牌,已在北京、上海、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海南、云南、新疆和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等省市的大中城市高高挂起,甚至有的已经在香港、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落户。 

  郑盛腾“十年一梦” 

  沙县小吃能够在大都市打出一点名堂,确实让不少人感到意外。而沙县小吃的老板们创业的艰辛,更是令人感叹。 

  2003年12月8日,第七届沙县小吃文化节举行,在县城中心的步行街一间装修古朴典雅、面积4000平方米的“沙县小吃美食城”也在热闹的气氛中开张了。 

  “沙县小吃美食城”的老板叫郑盛腾,沙县夏茂镇人,在外闯荡了10多年之后,2003年6月他回到沙县,与人合伙投资100多万元,开办了目前沙县最具规模和最高档次的小吃城。 

  谈起自己的创业历程,似乎沙县小吃才是他人生真正的开始。 

  他从1992年开始涉足小吃业,之前当过会计,与人合伙办过鞋厂。90年代初期,当时沙县流行非法的“集资会”,而他的合伙人也参与了“集资会”,最后鞋厂被抵押出去,所有的50多万元投资化为乌有。这对郑是一次极大的打击,但也令他重新寻找机会。 

  他选择了“沙县小吃”。身上只剩下一两万元钱的郑盛腾,去了他从小生长的地方厦门特区发展。朋友、同学都说,你这点钱能够做什么事?还是做点最实际的生意为好。经过几个月的考察,他发现了“吃”这个市场挺大,有潜力,也有生命力。最后在湖里区找到一个绿化地,通过关系由环卫处以建工具房的名义,搭建了一个120多平方米的简易的店铺,加上借钱共投资了3万多元。 

  郑盛腾看中的是这个店铺一公里以外就是一个工业开发区,不断地有新工厂开工,已经建好的工厂起码需要2万工人,他设想,如果有10%的工人来光顾,每人来消费1元,每天就有2000元的收入。可是开初几个月的生意并不好,两个月的时候,帮他看铺的妹妹担心得不得了,晚上坐火车,早上六点钟到沙县,郑盛腾还没有起床,妹妹就坐在他床头哭。 

  郑盛腾对自己的眼光信心十足。果然,没过多久,工人陆续进厂,小吃店的生意额陡升,从每天两三百元一下子窜到三四千元,一个月的营业额达到了10万元,而费用只需要5000元左右,其效益之好,远远超出了自己预料。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是不合法占用绿化地,10个月之后,小吃店被市政府强行拆掉,郑盛腾说,“当时我就只是提着一个高压锅离开的。” 

  但这时的郑盛腾已经赚到了一笔钱,做小吃也算是尝到了不小的甜头。1994年,他到南平市再度开店,当时只有五六家,但短短的两个月时间,突然冒出了170多家。一年之后,郑盛腾转让了自己的店铺,决定去福州发展。 

  比郑盛腾更早去福州开沙县小吃店的人还有很多,但他们都在郊区开店,贪的是铺租便宜风险小。而郑盛腾一进福州就到市中心开店,因为他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而且“我有我自己的看法”。 

  1996年7月,郑盛腾在福州市中心最旺的东街口看上了一个店铺,房租也谈好了,房东问他你做什么生意?他说做沙县小吃,房东连连说“不行”,你这做一两块钱的小生意,能付得起房租吗?为了给房东信心,一般租铺只需付1个月押金,但郑盛腾主动提出付3个月的押金。小吃店开张10天后,每天的营业额就达到1000多元,很快又达到2000多元。 

  红红火火地经营了8年,因为要回沙县开小吃美食城,要上更高更大的台阶,郑盛腾于2003年将福州的店转手他人。 

  郑盛腾说:“我在福州开店的8年时间里,一直都在想沙县小吃该怎么上档次和规模。我觉得,惟一的办法就是引入新的经营理念。”为此,他首先是杀回沙县小吃的源头,开办一个样板式的小吃城,并将“沙县小吃美食城”作为商标注册,到各地一些成功的饮食连锁店学习取经,委托深圳一家策划公司拟订全国连锁经营的方案。郑盛腾的目标就是以精品定位,以连锁经营的方式,发展成为一个饮食集团,改变目前沙县小吃“只有星星,没有月亮”的状况。 

  小吃的“夏茂现象” 

  谈沙县小吃不能不谈夏茂,因为是夏茂人点燃了沙县小吃的商业化经营并且向外扩张的星星之火。 

  沙县夏茂镇是个人多地少的农业镇。90年代以来,夏茂人打着“沙县小吃”的牌子,走出山门,进福州、下闽南、闯广东,一个有3万多人口山区大镇,至今已有1万多人在全国各地经营着4500多家小吃店,每年收入超过1亿元。这种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迅速提高的一种发展模式,被称为“夏茂现象”。 

  沙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龚秋明兴致勃勃地向记者谈起了“夏茂现象”以及沙县人随之而来的明显变化。 

  龚秋明说,沙县小吃这个产业的形成,无疑对沙县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它深层次地改变了沙县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沙县小吃改造了一代人,还会影响几代人。沙县小吃的发展对沙县人思想观念的改变和精神风貌的塑造,才是最大的一笔财富。”有人总结,自从开了“沙县小吃”店,有“两个体会很深”:一是脾气变好了,因为饮食业讲顾客至上,要学会忍气吞声;一是胃变坏了,因为小吃业很辛苦,该吃饭时吃不上,刚端上碗来了客人又得放下,而且起早贪黑睡不了几个好觉。 

  这“两个体会很深”可说是沙县农民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最好写照。 

  在龚秋明眼里,沙县农民有着纯朴的情感,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到全国各地从事小吃店这个十分辛苦的行当,他们带回来钱,也带回来新的观念。走 

  天下,闯市场,使得沙县人见识广,思路活,胆子大,再也不死守家门、死守一种行业,沙县人有了一种博大的胸怀。龚秋明说:“既然外面的人能够接纳沙县人,反过来,沙县人也要接纳外地人。”这样,沙县人以一种纯朴的情感回馈和接纳外地人,而当地人也经历了外出闯荡和市场经济的洗礼,变得更加能够吃苦耐劳,懂得经营和市场营销,从而在沙县这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的确,记者在从事沙县小吃的沙县人身上,看到了当年全国各地搞推销做小商贩的温州人的影子。温州人的今天是不是沙县人的明天呢? 

  小吃不仅给夏茂农民增加了原始资本积累,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更是功不可没,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大批农民外出经营沙县小吃,加快了土地经营权向种田能手、种养大户集中,提高了农业的规模经营水平。小吃业的快速发展还带动了小吃原料的规模化生产经营,以及调味料和其他副食品业的发展。 

  小吃的未来猜想 

  记者在沙县小吃培训中心采访时,遇到了来自大连的一位学员。她姓李,今年已经过了40岁,是大连一家无线电厂的下岗工人。一个在广州的朋友在沙县小吃店消费,看到墙上贴的宣传画,把电话号码告诉她,说你可以去学一学,自己开一间沙县小吃店。 

  2003年11月14日,李大姐打通电话,接电话的人是乐相森会长,说16日就要开班,于是她当晚就上火车赶来沙县参加培训。 

  在沙县小吃开始吸引外地人前来学习并成为经营者的同时,沙县人经营的小吃店却面临着一道难题:如何推动部分农民成功转化角色。 

  乐相森会长认为,前几年沙县农民千军万马闯大城市为沙县小吃发展到今天打下了基础,但如今在各地小吃的日益进逼下,到了“洗牌”的阶段,沙县小吃如何“变身”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三明、上海、珠海以及沙县等地,已经出现了几家仿洋快餐装修、店堂明亮、店员统一着装的沙县小吃店。乐会长介绍说,这几家店的经营者都是在掘了第一桶金之后,开始尝试将沙县小吃餐馆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的“变身”是成功的,其业主已经成功实现了从农民向餐馆经营者的角色转换。但是,相对于3万名外出发展沙县小吃的农民来说,沙县小吃“变身”之路还很漫长。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营销学专家陈明博士指出,沙县小吃的“变身”还需由“市场之手”来引导,也就是说,当地政府在如何扶持小吃这个特色产业方面,已经做到该功成身退的时候了。 

  如何运用“市场之手”?最关键的是要有一批成熟的经营者,这可谓沙县小吃的主体,而且最后把“沙县小吃”这个品牌做大的不是政府,而是一批成功的商人。陈明博士说,这些经营者大致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目前那些做路边档的小店经营者,二是以品牌为导向、实施连锁规模化经营的现代餐饮业经营者。这两个层次的经营者都在卖“沙县小吃”,而且会长期地在不同的消费层面上并存,只不过在后者的经营系统里,“沙县小吃”只是一种特色、一种招牌、大宴席上的一种点缀,毕竟,小吃难以形成巨大的商业规模。 

  与前述的郑盛腾那样精明的商人以现代商业理念发展的同时,沙县政府也将已经取得的成绩作为新的起点,希望进一步把小吃业做大做强,计划到2008年,全县经营沙县小吃的从业人员达5万人,届时沙县剩余的农业劳动力将绝大部分转移出去。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巧妙结合,沙县小吃有希望“吃”遍天下。 


关键字:
上一篇: 福州小吃趣闻多
下一篇:一沙县小吃被砸

网友评论:


小吃盘店招工置顶信息
 
 
更多信息小吃转让盘店
 
更多信息小吃招工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