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六

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小吃资讯 >浏览文章

沙县小吃致富老俞和他的车

2007/10/10 11:02:46 来源:沙县人民政府
0

    夏茂镇俞邦村农民老俞, 90年代初首批外出经营小吃的农民之一,如今他挣了钱,买了车。十一黄金周,他要带着全家外出旅游,也来一回自驾游。

     去年,老俞学会了开车,学会了开,索性就买一辆小车。现在,他一有空,就会自己亲手洗洗车、擦擦车,把车里车外面好好地打扫一番。有了这辆“坐骑”,老俞近到城关,远到外地,都方便多了。

    老俞所在的夏茂镇俞邦村也是最早有农民外出经营小吃的地方之一,现在村里60%的人口都外出经营小吃,不少都在家乡盖起了新房,有6、7户像老俞这样买了小车。

    90年代初老俞全家,仅靠10几亩地维持生活,家庭比较困难。他说,老家里停着的那辆破自行车也只有赶集的时候才骑,要去下田、种地的话,只能步行了,有时候甚至要走2、3公里。

    老俞的“坐骑”由破自行车换成了小轿车,沙县小吃业发展给农民带来的变化也可见一斑了。八十年代末90年代初,沙县一些市场经济意识较强的农民开始自发走出山门创新经营快餐式的沙县小吃。当时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们敏锐地洞察到,这正是一个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好时机、好载体,果断地决策把发展沙县小吃业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来培育,成立工作班子,出台政策措施,开始有目的、有组织地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企业下岗职工走出去,前往省内外大中城市经营沙县小吃。俗话说:穷则思变。老俞也是趁着这个“浪潮”外出经营小吃。

    我们套用夏茂时下非常流行的一句顺口溜“扁肉是砖头,面条是钢筋,炖罐是水泥,出门搞小吃,钞票时时进,农村日日新”。这形象生动的解释了小吃给夏茂农村带来的新变化。

    到2006年仅沙县夏茂镇就已经有4200户在外面做小吃,有将近15000人在外面从事这个行业,主要经营的城市是福州、厦门,省外的有浙江、湖南等地,占领了十几个城市。如果说,当年夏茂农民背井离乡外出经营小吃的时候不过是为了维持生计,或者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那么现在他们中的不少农民真的实实在在的富起来了,村里新房多了,小车也多了。

    十一黄金周,老俞说有了小车,他要跟全家人一块外出旅游一趟,他说:咱也来一次自驾游。                

关键字:

网友评论:


小吃盘店招工置顶信息
 
 
更多信息小吃转让盘店
 
更多信息小吃招工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