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六

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小吃资讯 >浏览文章

小笼包“蒸出”金元宝

2006/9/21 8:54:43 来源:嵊州新闻网
0

  一只小小的蒸笼,“蒸出”了一只只金元宝,一个村庄的命运因此而彻底改变。
  嵊州市剡湖街道禹溪村,东靠剡溪,南邻市区,以大禹治水、毕功了溪而得名。村边有座小山,山上都是像小笼包一般大小的石头。传说,这些石头是大禹治水时一个送饭姑娘篮子里的包子变的。
  传说与现状结合在一起,多少有点意味深长——走进这个104国道旁的村庄,一排排都是气派的楼房,村里的篮球场边上还画着小笼包的壁画。谈及这些,村支书屠兴招自豪地说,全村911口人,劳动力590人,九成以上的劳动力,都做过小笼包的生意,2005年村民人均收入超1.5万元,小笼包功不可没。

屠福元与小笼包

  翻开禹溪村小笼包的“家谱”,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
  1987年,村中心一幢三层的小楼拔地而起,在一片低矮的土房中,显得那样的鹤立鸡群。
  这幢房子的主人,正是村里昔日的穷小子——屠福元。
  “福元在外面干什么了,这么赚钱?”一时间,这成了村头巷尾的热门话题。
  从1980年开始养蜂,3年下来,没赚一分钱,反而赔了4000元本钱——这就是村民们印象中的屠福元。
  然而,大多数村民并不知道,经历养蜂失败后的屠福元于1984年毅然外出打工。在贵州,他碰到了一个在当地开小笼包子店的老乡。老乡月收入600元,而自己200元,这一反差中,屠福元下定了决心,不久,他和妻子徐林玉在贵州通仁市一个角落里开了一家小笼包子店。为了在当地打响小笼包牌子,经过深思熟虑,屠福元做了“杭州西湖小笼包”的招牌。仅仅两年时间,屠福元不仅还了养蜂欠下的债,还回老家盖起了三层楼。乡里震动了。“先是亲朋好友,然后是左邻右舍,再后来,认识不认识的村里人都来了。”1987年回到贵州的徐林玉发现,一夜之间,她的小笼包子店俨然成了一个培训基地,“前前后后在我这里学出去的,肯定超过100人。”这些乡邻学好了手艺,就相继离去,同时带走的,还有“杭州小笼包”这个名字。“杭州小笼包”就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冒了出来。

小笼包“蒸出”金元宝

  皮薄、馅大、卤多,营养丰富,这是全国各地消费者对嵊州小笼包较为一致的评价。走南闯北在外做了10多年小笼包的村民王林夫说:我们的小笼包子和别的小笼包子最大的区别是,我们的皮子都是先经过发酵的,这让我们的包子吃起来不会觉得油腻。同时,无论走到哪里,嵊州小笼包都会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进行改良——“像我们在四川做的时候,就会在馅里加上辣椒粉。”
  随着小笼包在外面出名,勤劳的禹溪人纷纷走出家门,南到云南,西到新疆,北到北京,足迹遍及祖国各地。
  在“小笼”闯江湖的过程中,禹溪人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蒸出”了金元宝。“在外面做小笼包子的,一家两口子一年纯收入5万元已经是最差的了,好一点的十万元、二十万元不成问题,全村来自小笼包的年收入要超过300万元,村民靠小笼包挣来的钱目前已累计超过1亿元。”村支书屠兴招如是说。

要把小笼包做大

  村民富了,如何把小笼包产业做强做大,推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让小笼包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禹溪人考虑的一大课题。
  今年5月18日,在该村举办的嵊州市首个农民论坛上,与会的小笼包经营者提出:要为嵊州人自己做的小笼包子正名,打响“嵊州小笼包子”品牌。大家提出,要发挥现有在全国一定的知名度,成立禹溪小笼包子协会,宣传嵊州小笼包的特色风味和文化内涵,扩大嵊州小笼包在全国的知名度,要制定一套统一制作标准,提高产业的整体质量和档次,创建自己的小笼包品牌,使之成为像兰州拉面、沙县小吃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全国知名小吃,并逐步把嵊州小笼包引入到品牌化、产业化的道路。
  风沙吹尽始见金。禹溪人正以自己的行动使设想和建议逐渐变成现实: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禹溪村承办了新农村建设农民技能比武——小笼包大比拼,推动小笼包经营者学文化、学技能,进一步提高小笼包制作质量,培育新型农民;6月初,禹溪人正式拿到了一本由民政部门颁发的“嵊州市小吃协会”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又在全市范围内公开征集小笼包商标……

关键字:

网友评论:


小吃盘店招工置顶信息
 
 
更多信息小吃转让盘店
 
更多信息小吃招工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