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一

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小吃广场 >传说掌故 >浏览文章

中华饮食之“和”

2011/7/28 9:39:27 来源:农博网
0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饮食之“和”内涵丰富而有味有道。
  五味调和百味香;调味之和,养生之和,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中国人所追求的审美理想的最高境界的话,那么这一个字便是“和”。“和”是饮食文化审美问题的本质和基础,“和谐社会”是新时期的主调。
  谷羊之和。“谷(现简写为谷),续也。百谷之总名”谷从禾。《老子》有“谷神不死,是为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的表述。一般认为其中的“谷”“牝之门”指女性生殖器,谷的形状确实似女性生殖器,谷(谷)、禾为阴。在《辞源》中“羊”的注解③通“阳”,在古字中“羊”和“阳”是相通的。在《山海经》中记载帝俊之妻“和羲”是太阳之母,“常羲”是月亮之母。羲氏、和氏是尧时掌管天文的家族,和羲又是神话中驾日车的神。老子认为,宇宙的万事万物由三气生成。《说文·兮部》:“羲,气也。从兮,义声。”“兮”是语气助词之一,《说文解字》曰:“象气越于也”,在“羲”字中表示是舒展之气。从含“羊”“禾”可见“羲”中有阴阳和三气,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三生万物”:伏羲、女娲结合为夫妇是繁衍中华民族的始祖;尝百草确定了五谷等植物性食物,伏羲神农是农业之祖;伏羲发明阴阳八卦,创立中华易学,伏羲是易学之祖;伏羲结束结绳纪事,创造书契文字,是文字之祖;伏羲尝百药,制九针,创立了医学,是医蹘之祖。
  陶瓷(炊具)之“和”。距今1.1万余年,中华先民用火创造出炊具陶器,进入烹饪的陶烹时期,“火食之道始备”。陶瓷是中华饮食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中华饮食进入火烹时期最早、最成熟的炊器和饮食盛器。陶瓷,是含“金”之“土”用“水”揉和后经燃“木”生“火”烧炼而成,可说是五行阴阳结合的产物。传说中的用五色石补天的中华始祖女娲用五色土造人就是与陶瓷有关;另中文的“尧”与“陶”同源,本义都指烧制陶器的窑包,有人说“尧帝”就是陶瓷的发明者。
  水火之和。烹饪过程,就是水火的掌握与应用过程,就是水火配合、水火调和的过程。口感的呈味物质都是水溶性的化合物,各种食料只有经过加热后溶解出呈味物质达到充分融合后才能呈现“和味”。
  《吕氏春秋·本味篇》就有:“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
  “佳酿之地,必有名泉”;好茶用好水,烹茶鉴水是中国茶道的一大特色,“名泉”、“神水”是“茶”“水”之“和”的产物。做豆腐、豆浆、煮汤等食物品种的优劣都与水质有关。战国时期吕不韦所着《吕氏春秋·本味篇》就对我国的水资源最先进行评价:“水之美者:三危之露;昆仑之井;沮江之丘,名曰摇水;曰山之水;高泉之山,其上有涌泉焉;冀州之原。”

责编:德智

关键字:

网友评论:


小吃盘店招工置顶信息
 
 
更多信息小吃转让盘店
 
更多信息小吃招工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