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小吃店主自掏5万鉴定事故
店家认为是煤气钢瓶有问题,煤气公司觉得是店家违规操作
事故责任到底在谁
沙县老板要花5万较真一回
个人自掏腰包进行事故鉴定,这在金华还是头一遭
3月20日中午11点58分左右,正是吃午饭的时候,金华市金东区曹宅镇坦溪西路上,一家沙县小吃店厨房突然发生爆炸并起火。整个厨房沦为一片废墟,正在厨房炒饭的老板小胡右手被深度烫伤,还好店里用餐的客人没有受伤。
事情过去半个多月,昨天,我们再次接到沙县小吃店老板小胡的电话,他说,这起事故目前还没有解决,主要是爆炸的原因,他们和煤气公司有不同看法。
怎么办?小胡想找权威部门鉴定,可光费用就要5万元,可能比事故损失费用还要多。
钢瓶质量有问题
事发后被运走
26岁的小胡是福建人,这家沙县小吃店,他们夫妻接手才1年多,店里平均日营业额有上千元,谁想3月20日,厨房出事了,刚好在里面给客人炒饭的小胡右手被深度烫伤。
“整个厨房烧没了,厕所也一塌糊涂,水管、电线,外厅的吊顶、空调都坏了,浓烟还把2楼的墙壁全部烧黑了,财物损失估计就不下2.5万元。”小胡说,事故发生后,他转院到了杭州,治疗费就花了3万元,“进行了2次植皮手术,把腰部的皮肤移植到手上。”
而按照医生的说法,小胡这种情况起码还要再休息两三个月。
相比钱的损失,更让小胡一家难以接受的,是煤气公司的态度。
在小吴看来,煤气钢瓶爆炸本身就发生得莫名其妙。“好好在厨房烧饭呢,都没去动它,怎么就炸了呢?”小胡认为,煤气瓶本身有问题,才导致了这起事故。
“厨房里一共6个煤气钢瓶,除了被炸成铁皮的那个,还剩5个,我妹妹之前看到其中有个是1999年生产的,”小胡说,事故发生后,钢瓶都被煤气公司的人运走了,直到3月20日下午6点多,才被要回来,“一开始还不肯还,我们报警后才拿回来的,也不知道有没有被调包。”
店家可能违规操作
结果出来前不予置评
对于这起爆炸事故,小胡一直很“较真”,家人从厨房废墟底下的化粪池里,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块钢瓶铁皮,一直放在车上。
“我们认为是钢瓶问题,但煤气公司却说是我们自己操作不当。”小胡说,事情发生后,双方对于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是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金华市劳动路373号的金华市液化气有限公司,但负责人表示,在结果出来前,他们对此不予置评。
记者联系了金华市液化气有限公司曹宅站的负责人蔡经理,在电话中,对方告诉记者,自己和“110”一起,是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的,并拍了照片,他们认为,爆炸可能是店家违规操作造成的。
权威部门:
碎片是关键线索
鉴定费要5万元
双方争执不下,小胡决定请权威部门进行调查,查清楚爆炸原因,最终,他选择在杭州的“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是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直属县(处)级事业单位。昨天,记者也联系了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徐明亮。
“按照规定,煤气钢瓶每4年要检测一次,使用超过15年,就强制报废,”徐明亮说,爆炸钢瓶的碎片是关键证据,“每个煤气钢瓶都有钢印,即便铭牌没了,还是能从记录上查出来。经过专家调查,一般都能得出结论。”
在金华市建设监察支队的协调下,小胡和研究院取得了联系,可光鉴定费用就要5万元,把他们吓了一跳。
徐明亮说,这笔费用包括专家费用(至少3名以上,每人每天850元),还有食宿、交通、勘察等费用,他建议小胡找金华本地的鉴定机构,能省不少,但小胡很坚持,他觉得这家单位“毕竟是公家的,而且距离金华远,比较信得过”。
这笔费用沙县老板决定先垫付
对于这5万元的鉴定费用,小胡曾想过和煤气公司各出一半,但被拒绝。
“光是这笔钱就差不多超过事故损失的费用,”可小胡坚持要做鉴定。而浙江一剑律师事务所郑布英律师介绍,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确实应该是小胡先垫付鉴定费用,但他觉得小胡可能会吃亏,建议他谨慎选择。
对于自己出钱请人鉴定事故原因,金华市建设监察支队大队长赵前说,金华有史以来还是第一例。
人人都觉得小胡这次很较真,可这个26岁的福建小伙说,他很看好自己,“就较真这一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