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我们在仙居过!”
“在仙居,孩子长大了”
在环城北路开书店的冉先生在仙居已经有两年多了,现在远远近近的市民都知道他开的这家书店,书店的规模不大,书却不少,冉先生看待这些图书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每一本书的借出和归还他都记得清楚。
不久前他把爱人和孩子从安徽老家接到仙居来和他共同经营这个小店,“我这一年最大的收获不是我赚了多少钱,而是我的小孩又长大了一岁!”冉先生说,刚来的时候孩子还都是被大家抱在手里的,现在他都自己能爬能走了。
“过年就不回去了,新年的头3天书店不营业。我和她(指在一旁笑的爱人)还有孩子,一起都到街上好好玩玩,给他们买一些要用的东西。”
“2007年我还会继续在仙居待下去,等小家伙再长大一些,就可以让他去上这里的幼儿园。我经过我家附近的幼儿园时看到很多小孩在那里玩,我觉得很不错。以后就让他去那里上学,我们也好照料。”
“在仙居,老乡聚一起过年也温暖”
兰兰、芬芬、小斌还有小伟4个贵州老乡都是刚刚一个月前从义乌赶来和住在这里的佳佳一起过年的。
“买车票难啊,”兰兰首先说出了过年没有回家的原因,“反正我们5个人在贵州都是同一个村子的,聚在一起过年也热闹。实在想家了,就给家里打个电话。”
他们5个人的家就在一个居民楼的最顶楼,前后分两间外加一个阳台,简单的一点点家具,房租一起交,真的像是一家人了。前些天他们还凑钱买了台21寸彩电。
19岁的小斌说他原来在义乌一家搬运公司里做些力气活,现在来到仙居和老乡过年,在附近做一些简单的临时工作。
“出来打工已经有半年了,在家的时候虽然也都是帮着父母干活,却总不如出来那么辛苦,什么都得靠自己。”佳佳是一直在仙居打工的,这几天感冒了,没有出去。伙伴从菜场回来给他买了他爱吃的大饼。
“放心,有我们在照顾他。他的病肯定会马上好的。”个子最小的芬芬拍拍胸脯道。
“在仙居,我能听懂这里的方言了”
“老板,给我烫碗馄饨。”进来的客人用仙居话跟老板说了一声,老板手脚麻利立刻给客人上来一碗热腾腾的馄饨。
“哦,你是仙居人吗?”笔者很惊奇,因为一般的“福建沙县小吃”都是福建人开的。
“不是不是,我是福建来的。”
“那你怎么听得懂仙居话呢?”
“原来我也听不懂,”老板嘿嘿一笑,“但到现在我已经在仙居待了3年了啊,听多了就明白了。”
老板姓罗,他说在仙居的3年里春节他都没有回去。老板娘现在在住宿的地方休息,店面里还有一个帮工,也是福建人。
“我们这个店可是全国连锁,很多地方都有我们这个店!”老板很自豪地说,“我们的东西都很干净、很好吃!”罗老板说他在仙居住了那么久,不仅能听懂仙居方言,而且仙居的道路名字也都记得很清楚,在菜场也能够和仙居的小贩们讨价还价买到最便宜的菜。
相关阅读:
·元旦放假,我们去见识下沙县小吃吧!2016-01-01 | ·那些年我们瞧不起的土生意 沙县小吃日进斗金2013-07-31 |
·运作管理:沙县小吃经营告诉我们什么2013-05-07 | ·常吃爆米威胁我们肺部健康2012-04-23 |
·我们怎样吃“放心鱼”2011-09-04 | ·海南小吃PK沙县小吃 我们还缺少什么?2011-02-27 |
·这个冬天杭州人的小吃不少2006-11-13 | ·沙县小吃经营告诉我们什么?2013-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