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六

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小吃资讯 >浏览文章

沙县,不只是小吃

2015/3/6 14:56:02 来源:福建画报
0

 

  在沙县高速公路出口处的沙县小吃城门口,我们可以看到一张地图,箭头指向,从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到大洋彼岸的欧美,均是沙县小吃征服过的地盘。沙县小吃风靡全球的秘密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味道,还有沙县人一颗闯荡的心。

 

  然而,要再寻找正宗味道,就得回到沙县。

 

  从地理位置上看,沙县这地方位于福建的中部,交通便利,一向富庶,历史上曾经归汀州、建州、南剑州等地管辖,客家、闽越等多元的文化在这里融合汇聚,不同的饮食习惯在冲突碰撞后互相妥协和迁就下,造就了人人都能接受的沙县味道。而这种味道被沙县人带出家门后,成为全球人都能接受的味道。

 

  我们总有一种正宗情结,而寻找最正宗的美食,一定要回到发源地。沙县小吃也一样,只有来到沙县,你才会发现,沙县的美食,不仅仅只是小吃那么简单。烧麦、锅贴、米冻、芋饺、豆干、泥鳅粉、豆腐丸、红菇豆腐汤、甜烧麦、夏茂牛系列……扳起手指脚趾来记数,还远远不够,就连你以为很熟悉了的扁肉拌面,在发源地,其实也大有不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闯荡天下的沙县人,能带走小吃的制作技艺,却带不走这片土地里无法复制的感情和水土。

 

  只有在这里,只有在沙县,小吃回归成日常饮食,值得纳入人生的收藏夹。而在沙县,享受这样的吃吃喝喝不是什么奢侈的行为,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融入平常的日子里。

 

  沙县山川秀丽,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观迥异,名胜古迹众多,只是因为“沙县小吃”名号太响光芒太盛导致默默无闻而已。这里有淘金山长达38米的华夏第一岩卧佛雕塑,有罗岩山风景区佛、省级名胜风景区七仙洞、省级楠木林自然保护区罗卜岩。

 

  还有与沙溪有关的“十里平流”美景 。这是古“沙阳八景”之一,在沙溪河大洲至琅口一带河段,沙溪河上游大都滩多流急,婉蜒曲折,至此则河面开阔,水流平缓,泛舟江中,只见两岸或青山叠翠,或楼宇临江,沉影如黛,摇曳多姿。宋李纲诗云:“平溪绿净见游鱼,十里无声若画图”。当然由于沙溪口水电站的建设,实际上沙溪一路下来都已经全部是“平流”了。

 

  来沙县旅游,你的选项当然不止是美食。

 

 

  夕阳普照淘金山舍利塔(陈伟凯  摄)

 

 

  夕阳下,一位泳者在沙县龙湖公园的剪影。(Frank Folwell 摄)

 

 

  沙县小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以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和经济实惠着称,是中华饮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早已享誉海内外。沙县美食名城,是当地政府为弘扬美食传统,发展旅游业而规划兴建的集饮食娱乐于一体的广场,里面云集了众多的食肆店铺,装修各具特色。(陈伟凯  摄)

 

 

  沙县虬江大桥,是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这座横跨沙溪河的大桥,设计别致,壮美大气,俨然已成为沙县的标志性城市景观。(陈伟凯  摄)

 

 

  沙县荷山村的红军司令部遗址,彭德怀司令员、杨尚昆政委率领的东方军曾经驻扎在这里。 (吴寿华 摄)

 

 

  荷山村通往富口的村头隘口山涧流水潺潺。 (吴寿华 摄)

 

 

  沙县夏茂镇的龙凤溪古廊桥,湍急的茂溪流入了沙溪河并与富屯溪汇合,东流到南平市和建溪汇合称为闽江。(赖小兵 摄)

 

  滚粉豆腐丸是沙县的着名小吃之一,口感爽滑,入口鲜香。(陈伟凯 摄)

 

 

  浆王美食世家——沙县夏茂镇是名闻遐迩的沙县小吃发祥地,这是以纯手工制作米浆系列的罗姓祖孙三代人,(左为最年轻的罗光龙,中为其伯父罗维安,右为其父罗维安)他们制作的米浆系列美食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赖小兵 摄)

 

 

  沙县李纲西路上的郑湖板鸭食杂店,老板刘寸光,儿子媳妇和女儿女婿在郑湖做板鸭,他和老伴在县城卖板鸭,已经卖了十几年了。(辛丽霞 摄)

 

 

  沙县淘金山佛陀真身舍利塔内,每层塔内都有沿着穹形屋顶和内墙排列的数千座佛像。 (Frank Folwell 摄)

 

 

  沙县夏茂村,福建省着名的女子佛教圣地——天湖静寺。(赖小兵 摄)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沙县淘金山(郭晓丹 摄)

 

 

  沙县淘金山卧佛。(郭晓丹 摄)

 

 

  沙县城隍庙(郭晓丹 摄)

 

 

  沙溪边,靠打鱼为生的渔民,大多来自福清、闽侯。(曲利明 摄)

 

 

  高显官,75岁,正在他的小菜园里锄地。他的菜地在一片废弃的地基上,周围还环绕着各种新旧建筑。(Frank Folwell 摄)

 

 

  我想有个温暖的家。施玉明老人今年已经84岁高龄,他显然是沙县城关里的资深帅哥。他告诉我:老伴几年前病逝,现在他觉得很孤独,他期盼能够再找一个伴。(王鹭佳 摄)

 

 

  潘师傅今年58岁,其在沙县城关街头从事修理钟表手艺已经有30多个年头了,他的儿子在厦门工作,女儿在福州上大学。他感叹到这个行业越来越不景气,他想过些年去厦门养老,只可惜这门手艺没人传承!(王鹭佳 摄)

 

 

  沙县荷山村群山环抱,村里新近成立了一个石蛙养殖基地,期待能够以此支撑村里的财政收入。 (吴寿华 摄)

 

 

  沙县荷山村里编簸箕的老人。 (吴寿华 摄)

 

 

  行为艺术家陈勇鹏在沙县夏茂村的一位百年小吃制作者家中的墙上写下了“心经”,而后他以一套太极拳结束自己的创作。房屋的主人则一直站在边上,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赖小兵 摄)

 

 

  行为艺术家陈勇鹏在此次行走最后一站沙县的天湖净寺与自己刚创作完成的《非常心经》告别,第三次闽江行走10天的所有感受尽在《非常心经》中。此作品已赠天湖净寺收藏。  (陈健中 摄)

 

 

关键字:

网友评论:


小吃盘店招工置顶信息
 
 
更多信息小吃转让盘店
 
更多信息小吃招工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