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六

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小吃资讯 >浏览文章

当台湾美食遇见沙县小吃

2014/5/22 9:35:59 来源:华语广播网
0
台湾美食世界闻名,散落在民间的美食成千上万;沙县小吃源远流长、在大陆也家喻户晓,两者都是响当当的特色美食。如果,有一天,当台湾美食遇见沙县小吃,会发生怎样动人的故事呢?请听福建东南广播公司主持人刘季的讲述。

  记者日前来到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小吃文化名城的金兴台湾美食城,伴随着一声声台湾口音的吆喝声,只见台湾美食城内人潮涌动,有的人排着队等就餐的位置,有的人一边调着餐桌上的醋、辣椒等调味品,一边焦急地等待美食上桌,当然,更多人已经坐在餐椅上美滋滋地品尝着台湾美食。

  在金兴台湾美食城一块写着“台湾牛肉面”的招牌前,食客们们正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就餐。沙县当地人马先生已经先点了一碗牛肉面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记者上前与马先生攀谈:

  记者:“口感怎么样?”

  马汝杰:“吃的感觉原汁原味的,面也比较劲道,特别这个汤啊,味道非常够味,整个感觉吃起来口感很好。”

  记者:“台湾美食跟沙县小吃比较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马汝杰:“沙县小吃也比较原味的,台湾小吃做的更精致。台湾小吃对于原材料的把关,制作工艺、都是比较精细,沙县小吃应该往比较高端的方向发展,现在的沙县小吃比较粗放一点。”

  记者:“作为沙县本地人,你欢迎台湾美食业者来沙县经营吗?”

  马汝杰:“那很欢迎啊,通过台湾的美食在沙县这边经营,可以跟沙县小吃进行交流、融合,对沙县小吃的提高有很大好处。”
 

王荣义说,从台湾来沙县经营台湾美食,是因为看到了商机。

  金兴台湾美食城“台湾牛肉面”的店主叫王荣义,是台湾台中逢甲夜市的前任主委,去年底他特意带上妻子和表弟一起来到沙县,经营金牌牛肉面和排骨酥面两样台湾美食。这些天,店里客人多,伙计们忙不过来,店主王荣义也亲自到厨房煮面。

  王荣义说,他店里的台湾牛肉面和排骨酥面可都是货真价实的,就连店里的两名厨师也是台湾师傅,保证做出来的牛肉面和排骨酥面是纯正的“台湾味”。

  “来到沙县这个地方想让沙县老百姓吃到台湾的排骨酥面,台湾排骨酥面的做法是先腌过,再裹粉、炸过、再蒸过。去过台湾的人来吃完觉得不错,跟在台湾的味道差不多。我的生意最好,牛肉面卖的最好,排骨酥面生意比较(牛肉面)差一点。”

  看着往来不断的各地食客,王荣义乐呵呵地说,从台湾来到沙县经营台湾美食,是因为看中了沙县蕴藏的商机。

  金兴台湾美食城在去年底正式进驻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小吃文化名城。美食城位于沙县高速路出入口,交通方便,特别是途经沙县的动车开通后,客流量更大了。去年12月5号,王荣义的牛肉面店开业当天,半天的营业额就突破六千元人民币。

  王荣义告诉记者,现在他的牛肉面店在沙县的生意红红火火,他看好这家店的前景,而在当初,他的妻子张丽鹃却反对他来沙县开牛肉面店。

  王荣义:“刚开始她不想来,她一直想留在台湾,是我一直叫他过来。”

  记者:“她为什么不想来沙县?”

  王荣义:“因为台湾方便啊,有的住,有的吃,什么也不用怕。”

  记者:“你怎么说服她的?”

  王荣义:“我说我们来这边拼。有时候你要回家看你爸,顶多一个小时而已,很方便,她想想也有理啊,这样子,她就来了。”

  原来,王荣义的妻子张丽鹃祖籍福建莆田。两年多前嫁到台湾。

  去年底,张丽鹃被丈夫王荣义说服又从台湾回到大陆,跟着丈夫王荣义在沙县开台湾美食店。起初,张丽鹃看中的并不是在沙县能不能挣钱,而是沙县离娘家莆田近,可以经常回娘家。

  去年9月,江西向塘到福建莆田的向蒲铁路开通运营,沙县结束了没有动车经过的历史,现在,张丽鹃从沙县坐动车到莆田娘家,只需要大约一个小时。
 

金兴台湾美食城的部分台商在商讨经营策略

  在金兴台湾美食城,像王荣义这样的台商目前20多名,他们直接经营16家台湾美食店。

  金兴台湾美食城一楼汇聚了台湾牛肉面、海蛎煎、大肠套小肠等上百种台湾小吃;二楼主要展示、销售南投茶叶、金门高粱酒、信义乡梅子等1000多种台湾土特产。
 

金兴台湾美食城执行总监刘金城

  金兴台湾美食城执行总监刘金城来自台湾台中,他说,在美食城销售的商品是从台湾运输到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的,虽然增加了一项运费成本,但是,美食城的所有商品平价销售。

  “我们采取平价策略,价钱跟台湾是一样的,我们一份臭豆腐4块钱(人民币),在台湾一份要55块新台币。我们还是在想办法降低价格,因为要跟沙县结合一起。”

  刘金城说,对金兴台湾美食城入驻沙县小吃文化名城,当地政府给予优惠政策,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两岸饮食文化和技术交流,推进两岸餐饮业共同发展:

  “当地对我们很支持,沙县小吃城三期给我们5年免租金,合约是10年,后5年才开始收租金。”

  记者问刘金成: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小吃文化名城开办台湾美食店,会不会分流一部分沙县小吃的食客,抢了沙县小吃的生意呢?刘金成说,台湾美食经营的品种与沙县小吃不一样,不存在抢生意的问题。

  “沙县小吃每个档口就是一家店,它做的很杂,东西很多,台湾小吃走的比较精品化,它只是单一的,所以两个方面不起冲突,完全是不一样的东西。”

  刘金成说,他在沙县生活多年,发现沙县小吃很好吃,美中不足是少了一点精致,而台湾的小吃做的比较精致,这就是两者可以合作的空间。

  刘金成的说法得到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沙县小吃制作技艺传承人乐相森的赞同。乐相森担任过沙县小吃办公室第一任主任,他说,台湾美食和沙县小吃不但不矛盾,而且可以合作,共同发展。

  “台湾的美食非常的自然,跟整个环境会融合,吃起来很清爽;它很诱人,越吃越想吃。第二个,他们能够保持传统的做法,比如说台湾的牛肉面,所以它即使贵,但是大家愿意吃。台湾有台湾的特色,沙县有沙县的特色,不会矛盾。”

  记者:“在你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当中,你从台湾美食学到的感触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乐相森:“认真。那一年他们来了七八个厨司,而且都是金牌厨司,我跟他们交流过,他们做的非常认真,不管做哪一种菜都非常认真,从这个装盘啊、投料啊、出品啊,都非常认真,非常敬业,这一点我们大陆要向他们学习。”

  记者:“你说台湾美食业者比大陆的认真,认真在什么地方?”

  乐相森:“比如说做清汤嘛,要熬到一定的时候,汤才会清,而且味道才会纯,那我们大陆呢,我们高压锅压一下不更快嘛,高压锅压的就像我们现在吃粮食啊,生长期太短就吃了,这就不一样了。就从汤这个事情上讲就看出来了。”

  乐相森对于台湾美食业者精益求精的态度赞不绝口;而刘金成却谦虚地说,沙县小吃业者也有值得台湾美食业者学习的优点,那就是勤勤恳恳:

  “沙县小吃老板的经营,那种刻苦耐劳的经营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他们跟我们早期去台湾开垦的先移民一样,真的是中国人的耐性啊,365天无休,拼命地在工作,这是我们一定要学习的精神。”

  目前,有6万多名沙县人靠“一家一店”的经营模式,在全国各地开了将近2万家小吃店,大街小巷都有它的招牌。甚至连县政府,都成立了祖国大陆独一无二的“小吃办公室”,全力推广小吃文化。

  当台湾美食遇见沙县小吃会碰撞出怎样的商机呢?刘金成说,两者合作,比翼双飞,会飞的更高:“因为全国各地都有人在做沙县小吃,那这些人都可能是我们将来的合作伙伴,这些人觉得我们这个项目好,这些东西好,我们可以来教他们做,跟沙县的小吃结合在一起卖,你今天卖沙县小吃也可以卖台湾小吃啊,两个结合比翼双飞不是飞得更远更高、更好?我的梦想是希望台湾美食可以跟沙县小吃,有这么多万户的人在做沙县小吃,能够结合在一起,把台湾的小吃也推向全大陆,让所有两岸的人民都知道,台湾小吃在这边,大家融合交流在一起,两岸是紧密不可分的。”

  刘金成说,大陆经济发展起步比台湾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发展潜力无穷,台商在大陆商机无限。

  “对于我们生意人,经商来讲,台湾往前走的脚步太慢了,生意人只有一本生意经,哪里有钱赚就到哪里去,我越南也有厂啊,但是毕竟越南不是中国人,我去那边住了两年不习惯,公司那边还是交给别人管,我到大陆来了。大陆的潜能才是最好的,而且本来就是一家人,我们本来就应该回来寻根的,以前不能回来,现在能回来为什么不回来找自己的根?”
 

责编:潘巍
关键字: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小吃盘店招工置顶信息
 
 
更多信息小吃转让盘店
 
更多信息小吃招工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