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六

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小吃资讯 >浏览文章

爱心唤醒“等死”青年

2009/9/10 10:43:03 来源: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0
小吃店主人

  无私提供帮助

  走进合肥无为路与长江中路交叉口的三层红砖房,穿过一段长长窄窄的黑楼道,楼道的尽头,就是王平安的“家”了。

  说是“家”,其实就是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墙面剥落,阴暗潮湿,大白天也开着灯。王平安正躺在屋角的床上休息,面色苍白,身体有些许浮肿,但脸上带着笑容。

  “有地方住就不错啦,这屋子是阿姨让我们免费住的。”王平安指着床尾站着的一名中年女子对记者说。

  她就是王小兰,无为路上“福建沙县营养小吃”的老板娘,也是王平安的弟弟、今年才18岁的王用志打工地方的老板。

  “我也是觉得兄弟俩太可怜了,就多帮助他们一下。”王小兰用带着福建口音的话微笑着说,此时她正帮助兄弟俩洗衣服。

  去年,王用志到王小兰的店里打工,几个月后,王平安查出患肾病综合症,来合肥寻求治疗,不住院的时候,就在弟弟的“宿舍”里休养。

  “阿姨对我们特别好,让我们免费住,还一天三次给我送饭,不管店里有多忙。”王平安一说起王小兰,就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恩。王平安上初中时父母双亡,“阿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

  “这间和对面一间屋子是每月2600元租来的,我们住对面。”王小兰说的“我们”,就是王小兰和爱人叶运棋。自从5年前来合肥无为路开店始,夫妻俩就一直住在这里。“我丈夫也支持我这么做,我们现在像一家人。”

  “我有个女儿也刚刚大学毕业,现在福建上班,看到平安会让我想到她。没有父母的孩子真的不容易,就抽空帮帮他。”王小兰觉得,自己的做法很平常。

  毕业前夕查出肾病

  苦命学子放弃治疗等死

  王平安的病,就是在大学毕业的那年发现的。

  2008年4月份,哈尔滨理工大学大四的王平安在奥克斯空调合肥分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正值实习期。有天醒来,王平安觉得自己眼皮肿、腿脚肿,吃东西还腹胀得不行。

  他怀疑是肾炎,就请假回了哈尔滨。“还没毕业,学校的医保还能用。那次坐了30个小时的火车,一下车人就不行了,肿得不成形了。”

  王平安回忆,开始诊治是急性肾炎,在学校里治到7月份后,他大学毕业了,学校医保不能用了,他搬出了校医院。

  后来,哈医大二附院的检查显示是肾病综合症。他回到了合肥,治疗了2个月后,病情有所好转。“住院治疗太贵了,医生说这个病肯定是治不好的,要终生服药,我就想放弃了。”

  王平安说,自己打小接受别人的帮助,上大学全靠亲戚朋友和银行贷款,本想大学毕业可以大干一场了,没想到却得了病,还是要接受帮助。这让他受不了。

  去年7月份,王平安放弃治疗,在弟弟的陪同下回了庐江老家。老家已经没有多少亲戚可依靠,只有父母当初留下的老屋。王平安说那时他每天就躺在老屋里“等死”。

  不吃药,肚子肿胀得如十月怀胎的孕妇,腿部肿胀溃烂渗水。“当时我觉得我这样肯定撑不了俩月,哪知道半年过去了我还活着。”回忆起这段“等死”的日子,王平安显示出了超乎常人的镇定。

  “他停了9个月的药,实在撑不下去了,被弟弟和堂舅叫来120送到了省立医院。”王小兰插话说,那是今年的6月21日。

  暖潮涌动化坚冰

  等死的孩子决定求生

  治疗了两个月后,8月19日,王平安再次出院了。医生叮嘱他按时吃药,定期到医院复查。

  王小兰夫妇没有任何犹豫,就再次接纳王用志在店里打工,每月工资1800元,并且安排王平安免费住在他们租的房子里。

  “他们就是我的再生父母。我不能再让好心人失望。”王平安说。

  王平安的故事感动了不少人。昨天,不少人特意找到无为路上的沙县小吃店,甚至找到王平安的住处,来看望他,同时表达对王小兰的敬意。

  两名不知名的女孩将几百元钱塞给王用志,让他转交王平安;

  安居苑的韩女士带着两个女儿来到王平安病床前,流着泪的韩女士说,自己也曾经绝望过,现在只想和王平安一起,好好地生活下去;

  庐江县的一名老军医李先生打来电话,说过两天要来合肥,免费给王平安治病;

  昔日的高中同学殷萍也来了,她说过两天要带着其他同学来看王平安,尽可能地帮助他……

  “以前我只想快点走,不想拖累任何人。现在我不想让大家失望,那么多人帮助我,我只想配合治病,尽早康复,独立起来,不再成为别人的累赘。”

  ·本报记者 杨春艳 文/摄·

·爱心唤醒“等死”青年

图1 : 王小兰给王平安送来了午饭

·爱心唤醒“等死”青年

图2 : 王平安现在开朗,很难想象他曾是个“等死”的人

责编:心雨

关键字:

网友评论:


小吃盘店招工置顶信息
 
 
更多信息小吃转让盘店
 
更多信息小吃招工求职